梧桐木的七弦琴,弹奏着优美的古调,素手拨琴的美人,独坐在帷幕账后。行酒已过三旬,周瑜与友举杯相敬,忽然放下酒杯,转头向琴声处望,微微一笑,佳人颔首,两人都知道,刚才误拨一处琴音。
白橡木的卯榫结构,拼接成空心圆柱,枯瘦粗糙的双手,碾出刨花不断飞落,刘鹏吉和团队快速行走在苏世民书院,灰尘沾满裤脚,他突然停下来,注视着石基与榆木相接处,众人一起俯身,拍照记下位置,两毫米的误差,一条细细的黑缝,便是第二日的销项清单。
能够让周郎回顾的是弹错的琴音,能够让刘鹏吉注意的是两毫米的误差。对美的敏感,有天赋使然,亦有长期的锻炼,在平顶山东滍小学,“一小只”的刘鹏吉扎着凳子,在微风里对着黑板描摹,眼神天真,落笔从容,出众的绘画天赋,是他身上随时发出的光芒,多年的浸染,也给予他火眼金睛一样的能力,为刘鹏吉成为一名卓越工匠打下美育基础(获得华润集团2021年度卓越工匠)。
知美而后为匠
然而美好来得从不容易,对着枯燥的静物,正值青春的少年,要消耗本该放肆欢笑的周末时光。多年后,苏世民书院的竹林随风轻摇,叶间的水滴折射出素色层云和七色虹霓,视线越过书院的灰色瓦垄,一道彩虹挂在天际,明明朗朗地照亮着晚云,如此美景却让人想起一句“美丽总是令人忧愁”。
经历风雨才会见彩虹,所有美好事物的打造,过程并不十分美好,大部分是栉风沐雨。清华苏世民书院是中外学者合作的重要学院,由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A.M. Stern)教授主持设计,华润置地负责项目管理和深化设计。在这集古典传统与现代气息、融东方神韵与西方风格于一体的清华园中,刘鹏吉深刻感受到传统技艺之精深与中外建筑共通的美好。
在清华苏世民书院刘鹏吉接触最多的便是木作,清晨他和木作师傅一起忙碌,阳光顺着中庭洒进房间,脱下棉手套触摸木质纹理,这是一块来自北美的白橡木,密度大,质地坚硬,木腺均匀,斜抛纹理美观,成材期需要百年,再经过4个月的温湿度培养、粗加工、精加工、打磨、油漆、预拼装、检验品质、排序、包装、出场,运到清华苏世民书院,来到匠人手中,这个过程算得上“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中国木匠,讲究材尽其良,用祖先传下的技艺,不用钉子,只用榫卯方式组装,刘鹏吉看着、记着、琢磨着,他尝试各种方法以减少一两毫米误差,正如《大学》的理念“‘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琢磨”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精力,高品质对于已入职四年,经历郑州、无锡、合肥万象城的刘鹏吉,并不陌生,真正对这个词有更深度理解,来自一个人的言传身教。由于苏世民书院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华润置地副总裁、建设事业部总经理燕现军亲自进驻项目,此等战斗配置相当于百团大战,彭老总来到炮火最猛烈的一线,拿着望远镜亲自督战。所有人都能从这位曾经的深圳万象城项目经理身上,学习到高品质的真正涵义。
在消防验收当日,燕现军六点来到项目,审核验收会议室的布置,有没有达到完美,重走一遍现场路线,关心物品是否摆放规整,对品质的无限要求,对细节的无穷追求,对责任心的无限加持,慢慢地感染每一位同事。
晚饭过后,踏着将暮未暮的云霞,刘鹏吉要完成白天难以推进的工作,夜晚他有大块完整的时间,不被打扰,项目所有的点位都在脑中,一一调整在图纸上。项目进入到关键时期,白天的大部分时间,他需要与多专业沟通,拉着正在抢工的机电人员,掰扯末端点位位置偏差,拽着“老外”比划着地上预留墨线的涵义,面对“老外”不理解,着急时也要嚷两句,拿出图纸卷尺和绝不妥协的眼神,用一切方式方法说明问题的严重性,最终外方会采纳他的建议,几天后所有点位矫正到位,漂亮美观的天花点位,让“老外”竖起了大拇指说“Thank you very much”。
在苏世民书院挑战一个个出现,也一个个解决,成长在这群年轻人身上悄然发生,6年后这群人成长为华润置地各个岗位的骨干,当然,更多人继续深耕在代建业务中,参与到“西安三中心”项目,刘鹏吉便是其中之一。
勇毅而后为匠
来到西安第四年冬季,刘鹏吉走在吱呀吱呀的雪路上,大雪压满了园林,松柏支撑得更显苍劲,藏着一抹绿的小草,并没有被雪的力量折服,不只明年要生长得更繁茂,也要在当下用力拼搏。
刘鹏吉用相机记录着这些画面,这里的每一棵苗木,都是他们团队千挑万选的精品。刘鹏吉喜欢用影像记录他们,这样沉浸在浪漫中的时刻,难得而短暂,干项目所带来的煎熬,并不仅仅会使身体疲惫,还可能让人思想和心灵变得坚硬,刘鹏吉拍到自己喜欢的照片时,会让整个人兴奋起来,在工程现场发现美,是老领导燕现军教他们的其中一课,刘鹏吉踏着脚印,前行着,奋斗着,进步着,追赶着。
2019年大年三十,街上照常多了卖对联、福字的摊贩,项目部也贴了一副对联,刘鹏吉并没有心思细瞧,等待他的是10万㎡精装工程和19万㎡景观工程的标的定标。为了这一天,刘鹏吉团队做了大量前置工作。从2017年底项目确定主体结构施工图后,刘鹏吉就带领团队开启了“连轴转”模式,一方面,精心策划招标方案,通过实地考察探访,精选施工及监理单位;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和深化精装和景观设计,确保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最优视效,这一切都将在未来90天迅速呈现。
大年初一施工单位和班子全部赶赴西安,下午5点开了第一次启动会,这个时间点能够来到项目的,能够留在西安的,所有人已经做好大干一场的准备,这之后的三个月时间,到处是西北的凛风,到处是冬日的寒雪,到处是因交叉作业需要沟通的工作面,到处是需要紧急协调的场地工序,项目部所有人都住在项目,在办公室处理流程,在工地现场争分夺秒,没有工作面,刘鹏吉就带头清理出来,拎起袖子挪材料,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工人都受到感染,就这样拼却所有的奋力一搏,换来90天实现29万㎡工程的奇迹,工匠除去智慧技巧还须勇毅气魄。
这份勇毅气魄顺着绵延不绝的灞河凝聚,面对工程压力,西安三中心团队没有人选择退却,而是迎难而上勇毅前行,奔跑成了他们共同的爱好,顺着灞河,迎向朝阳,一步一步,跑过磅礴大地,越过奔流江河,与天地相较,人虽如沧海之一粟,勠力同行,亦是大有可为,从苏世民书院到西安国际会议中心、西安国际会展中心、西安奥体中心,像刘鹏吉一样的代建管理人员,知美,勇毅,而后为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