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精益铸就卓越
发稿时间:2014-08-01 阅读: 来源:田寄森[南通华润中心项目部] 【 字体:

   第一次听说“精益管理”这个名词,是在华润未来之星训练营。当时怀着对管理两个字的莫名崇拜,迫切渴望对精益管理有深入了解。可惜事与愿违,由于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观认知的局限,片面的把精益管理贴上了“抠门、省钱”等等的错误标签,并产生消极态度。

    2014年4月,华东分公司成立降低钢筋混凝土损耗率精益小组,我有幸参加成为小组的一员。5月10日,我前往深圳参加公司为期两天的精益管理DM阶段培训。初到会场,看到同来学习的都是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同事,而我只是个工作不足一年的“学生兵”,紧张和焦虑感油然而生。“我能学好精益管理吗?能在工作中得以实践吗?”脑海中不免反复质疑自己。

    学,悟

    第一天的学习主要是围绕精益管理的认知由浅至深的引入。课堂上我了解到,其实精益并非先前我片面理解的“省钱”等,而是以最小的损耗,生产出最经济的、满足客户要求的必要单位,为客户创造价值。一般的生产活动,95%为非增值活动,仅有5%是增值活动,传统的管理学却错误的聚焦在5%的小范围内,在此进行改善的空间、难度可想而知,而精益管理则聚焦在95%非增值区间,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分析和特定改善工具的使用,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及得到客户的青睐,实现企业的战略价值。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摩托罗拉提出六西格玛的管理模式,到如今精益管理与六西格玛的结合,精益管理已走出传统制造业,逐渐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和广泛应用。

    Define Phase即定义阶段,简称D阶段,是一个项目的开端。准确的陈述项目问题,精确的聚焦项目流程,正确的研究客户之声,是D的主要学习内容。有言道“万事开头难”,突然涉及此前从未接触的管理学领域,突然发觉自己的知识储备和逻辑思维竟然无法适应,其他学员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课堂练习时老师针对大家出现的问题给予详细解答,尽量避免相似问题的重复发生。

    第二天的学习进入Measure Phase即测量阶段,简称M阶段。此阶段的主要意义是描述当前的状态,并建立项目基线。此阶段针对D阶段项目陈述的问题,通过统计学的方式进行量化,为下阶段的分析做准备。数据收集和测量的许多知识,在本科阶段的《数理统计和概率论》这门课已有所涉及。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看到熟悉又陌生的知识,悔恨自己当初基本功不够扎实,只能现在硬着头皮埋头苦学。课堂上老师还重点讲解了输入与输出关系的图形展示。直方图、箱型图、饼图、柏拉图等等图型的应用,只为了测量收集的数据得到更好的展示,正确的聚焦问题,为A阶段提供正确导向。唯有做到“有图有真相”,才能让不了解精益管理同事对本项目的工作内容、重点一目了然。课堂上,老师还重点讲解了JMP软件,通过运用软件工具,让数据的分析和图形绘制变得智能化,更符合现代企业对精益管理的要求。

    两天的学习仅是个开始,如何做到理论知识与项目开展的结合,正确的使用分析工具,是困扰每个项目组成员的难题。我一度陷入思考,相对管理粗犷的建筑施工企业如何适应用于精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精益管理?这种管理能否落实到施工生产环节?

    悟,行

    带着重重疑惑,再次步入熟悉的施工现场时,突然发觉自己从未完整仔细地观察过钢筋生产的流程,如何从计划到进场到加工再成为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这些每天眼睛看得见、伸手摸得到的实体,我突然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对自己的全盘否定是个痛苦的过程,而重新开始让心中忐忑不安。从学习软件进行钢筋算量学起,跟着合约同事对进场的钢筋过磅点条,熟练掌握钢筋现场取样送检规范要求,在现场对照下料单观察钢筋的加工、制作,最后对照图纸逐个检查钢筋的安装,这些之前看来简单枯燥重复的工作现在有了新的活力。

    带着目的的观察让我发现:一标段将地下二层剪力墙模板安装在顶板上,又未对模板残留的对拉螺栓孔洞采取封堵,浇筑时必然产生漏浆,不仅影响拆模后的观感,更直接引起混凝土损耗率的升高;二标段没有按规定使用钢筋废料制作剪力墙水平和竖向梯子筋等措施钢筋,而是使用钢筋原材切割,直接影响钢筋的损耗率;三标段劲性梁、柱在未安装钢结构的时候已绑扎梁、柱钢筋,造成钢结构安装时大量切割梁柱箍筋,甚至局部的主筋不得已采取切割补焊的措施。这不正是精益管理入门课程里讲到的生产流程中的非增值活动吗?建筑行业的粗狂不正是管理粗狂导致的吗?原来,精益管理已经给我了明确的答案。

    仅是精益管理M阶段对我已受益匪浅。描述项目背景和陈述问题,是对自己语言能力的锻炼;分析施工现场的钢筋、混凝土使用流程,是对自己的现场管理经验的丰富;收集客户之声和提炼关键质量特性,是对自己人际交流和文字提炼的加强;数据收集和工具的使用,是对自己归纳分析的锤炼。从我这微小个体而言,精益管理既是我工作中的良师益友,教导我如何从管理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是督促我的一面明镜,让我时刻看到自己职业素养的不足;更是给予我持续学习动力的助推器。

    我相信,只要公司广泛深入地在各项目、各部门开展精益管理,持之以恒,量变引起质变,精益管理一定能加速公司实现“卓越工程项目管理”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