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在华润建筑
发稿时间:2014-10-15 阅读: 来源:贺玉文[西安万象城项目部] 【 字体:

    2010年7月8日,我加入了华润建筑,至今已有四年之余。在这一千五百多天里,我从迷茫到认同再到投入,坚持在华润建筑的路上努力前行。

    成都之学习篇

    10年8月30日,我被分配到成都万象城安全部。初到项目瞬间就被万象城宏伟的气魄所震撼,这里不仅仅是钢筋、模板、混凝土的简单组合,更是机电、幕墙、精装修等各专业齐全的商业综合体。可几天的新鲜感很快被茫然所取代,看着部门其他同事从容不迫的处理工作中的各类事宜,而同样的问题自己却无所适从,心里着急却不知如何去做。

    我很庆幸自己有福气遇到一位亦师亦友的师傅—张亮主任,是他每天带着我去看现场,不厌其烦地想我讲解临时用电、大型设备、安全防护、消防安全等安全技术要点,同时也毫不吝啬地向我分享他多年的管理经验。正是他的解疑答惑、谆谆教导,让我很快的掌握了工作中各项技能。

    那时的我,每天就穿梭于食堂-宿舍-工地间的三点一线的生活。一天中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晚上和舍友比比看谁当天学的知识多。虽然刚开始转现场有点不适应,但每天的收获是沉甸甸的。

    另外,项目部始终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每周开展行动学习,向我这样的新生传授各类专业的基础知识,促进T字形发展。也不定期举行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文体活动,锻炼体魄的同时也愉悦了我们的身心。正是这种阳光的氛围帮助我完成了学生到职业人士的转变。

    成都万象城的工作经历,大大提升了我的学习能力,使我从最初的茫然失措到后来的游刃有余,为我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海南之成长篇

    10年12月30日,公司调我至海南希望小镇工作。当我到达项目时,我被自己所见的“震撼”了,这里脚手架都是用竹子搭设,支撑体系直接用木头支撑,这和万象城的巨大反差让我顿感失落。可这种失落感,很快被工作的充实感所淹没。

    刚开始入手工作,心里还犯嘀咕。因为自己都是块还未出炉的半成品,就要带领分包如何干活。可这时,项目领导这时显得“不近人情”,督促我必须顶上去,将项目的所有安全工作都交给我负责。赶鸭子上架的我,满腹委屈且压力巨大。可是后来,我很感谢项目领导给予我这次锻炼的机会,让我能够快速的独当一面。

    由于当地建筑市场的落后,第一次把华润建筑的安全管理理念植入分包时,各分包显得很不适应,抵触心理很强。此时的我并无多少管理经验,只好每天带着分包巡视现场。从一栋栋的外架爬上爬下,一个死角不落地排查隐患,并在巡场过程中旁敲侧击地告诉分包如果不整改隐患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那样在经济上的损失会远比现在整改的代价大的多。信任在每天的巡场中生根发芽,管理理念被接受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集团领导非常重视希望小镇项目,迎检次数较多,安全文明、场容场貌要求较高。每逢迎检时,都是我最忙碌的时候。为了追求安全网张挂的整齐,条幅的横平竖直,我会着急的亲自带着工人在外架上穿梭。2011年6月,为迎接集团领导及海南省省委一行的视察工作,自己带着20多个工人,2台拖拉机做了一个月的保洁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从一间一间地砖的清洗,一片片玻璃的擦拭,到一栋栋小庭院,一条条道路的清理,只为把希望小镇的干净整洁展示给集团领导。可心里有时也会出现困惑,困惑与跟万象城项目的同事相比,自己是不是进步得太慢了。

    而燕总在10届学生转正大会上讲的一句话,令我醍醐灌顶,一个人的成长并不在于所处的环境,而在于自己对卓越的追求。此后,好像以前许多想不明白的事情瞬间烟消云散。

    2011年9月18日,因公司业务在海南的扩大,我被调往石梅湾九里项目。

    九里项目真正考验了我,因为这里不像小镇只有2-3层那么高,而是10多栋7-9层的高档公寓。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更多,不仅仅是现场的危险源增多,还增加了组织管理的风险。项目有土建、精装、铝窗、塔吊、防水、涂料等约二十多家分包,对我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比与小镇的无助,经过9个多月的爬摸滚打,当我再次面对分包、业主、监理,心里底气十足,更加快速的进入安全管理角色。从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及制度的建立,到现场实施管理,此时的我得心应手。组织分包周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培训,协调各分包的矛盾,处理各专业交叉作业。

    31个月的海南之旅,虽然跟其他万象城项目相比,那里地方偏僻、信息闭塞,没有霓虹灯,没有购物广场,没有都市生活。但那里有充实的工作,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兼朋友,有实施自己才华的舞台。在那里,我的综合管理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人格更加趋于完美,思想也更加成熟。

    西安之升华篇

    2013年7月15日,我被调往西安万象城项目。

    未到项目之前,自己还是信心比较十足,觉得能干好新工作。可当工作真正开展起来,却根本不是我想像中的样子。在这里我才意识到项目管理和总承包管理的差异:总承包管理只需将总包自己分内的事情干好就足够了,而项目管理-则要求站在业主的角度去考虑事情,项目管理更多的是关注制度、流程、前端管控。

    项目安全的前端管控,对我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概念。幸好,公司有同类的管理项目,就向同事请教管理的经验心得。同时自己也在网络上、书本上寻求帮助,这期间我真正认识到了业主方安全管理与总承包安全管理的迥异。以前的我可能着眼于某项隐患的整改,现在却需要将思维跳跃到整个项目安全的宏观把控。

    可自己把事情琢磨明白了,还远远不够。项目的总承包单位是中建系统比较牛的单位,他们认为自己施工经验丰富,不需要我们的框架去引导他,对我们的这套管理体系并不感冒。基于此,我们的办法就是放养,给他们足够的施展空间,伺机而动。等到后来,他们陷入了管理的泥泞,主动向我们请教以往万象城的管理经验。这时,管理的主动权又变回到我们手里,工作的开展异常顺利。

    业主项目安全管理虽然重视前端管控,但过程跟踪及事后反馈总结一样不可或缺。基坑安全被视为万象城项目的重点管控对象,前期从方案论证、过程监督、后期监测,项目做了大量的工作。可在使用维护过程中依然小问题不断,经过多次的分析、总结,出问题的原因就是过程监督不到位、对雨季的因素考虑不是很充分。这一教训使我明白了项目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并非做好前端工作就可以高枕无忧,任一环节的管控疏忽都将会造成计划与实际的脱轨。

    协同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思想,也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重点方向。但在这里生根发芽,也经历了许多波折。

    最初置地的同时事觉得我们这么年轻,管理经验也一定很有限,总是跟我们的管理理念出现分歧。那时整个团队面临着内忧外患,对外总包不听我们的,对内置地同事对我们不信任。而我们夹在中间,两头吃力不讨好。

    项目及时开展了反思会,共同探讨业主为什么对我们不信任,剖根寻底。最后得出结论是可能同样的事情我们还以总承包的视角去考虑,而没有换位思考,站在业主的角度为他们着想。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后期的工作我们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主动与他们沟通交流,协同也在信任中运作顺畅。

    项目管理,不仅教会了我从多个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情,让我能够在业主、监理、总包三个角色间自由的切换。

    项目管理让我明白了协同的价值,同时扩展了我的思维及管理思路,我不再局限于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更是将安全管理延伸到开发、后期运营的全寿命周期的管理。

    感悟篇

    感恩

    四年间,很感谢公司给予了我这样广阔的发展平台,让我经历了不同业态的项目。从总承包项目到PM+项目,从低层别墅到高端住宅再到都市综合体,从总包安全管理到业主安全管理再到监理安全管理。让我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与知识,让我变得更加自信。

    四年间,公司培养了我快速的学习能力。这里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和自己一样认真努力工作的同事,在这里我们可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差异化的业态管理,更是要求我们不断调整管理的重点,总包关注的是事,业主关注的是人。如何在不同的业态环境中,实现我们的管理目标,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并改进管理方法。

    四年间,公司教会了我追求建筑的内在美而不是外在美,赋予了我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能力,让我的事业脚步不断前进,让我的心智不断成长。公司不仅仅给了我的是那份优厚的薪水,也给了我职业成长的空间。把我从刚毕业的新兵蛋子培养成专业能力强的基层骨干。我不再面对事情惊慌失措、犹豫不决,而是淡定自如、果敢干练。

    认同

    公司简单、坦诚、阳光的企业文化氛围,汇聚了一大批精英人才在这里扎根。在这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他们以前可能是某个知名公司的部门总监或项目经理等更高的职位,来到这里可能只是工程师、主管。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他们放弃优厚的待遇,来到公司。我觉得他们在这里找到了事业的归属感,这里不再是名利场,这里给他们沉下心来做事的土壤,这里是追逐建筑艺术美的殿堂。

    在这里,我明白了坚持也是成功的一种捷径。我记得以前培训时有经理人分享过,为什么他能成为总经理,他说因为其他同事都走光了。他只是在某个别人被外界诱惑或在公司发展不景气离开的时候,他选择了坚守。

    展望

    四年来我同公司一起成长,记得刚入职的时候公司才两百多人,现在公司已超过千人。公司从默默无闻到享誉全国,而我也从职场新人蜕变成专业技术骨干。

    公司为我们制定的246人才发展计划,我个人觉得我还远远未达标。但我不害怕,因为公司一直包容着我们,允许我们有犯错的机会,并一再持续给我们阳光与雨露,让我们还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前些天在深圳四年之再回炉聚首,燕总讲到公司即将迎来第二次事业发展的高峰期,我们将面临更大的机会挑战自我。我庆幸能有机会借着公司蓬勃发展的东风,继续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迎来个人的第二次起航。

    我依然在路上,义无返顾。